山西省 - 阳泉市 - 郊区 - 河底 - 河底
 
 
村长致辞
    ·村长致辞
    ·视频宣传
    ·村委班子
我村信息
    ·基本数据
    ·教育情况
    ·生产资料
    ·农林牧渔
    ·企业情况
    ·我村骄傲
我村荣誉
村务公开
发展规划
我村企业
我村能人
交流圈
太原到我村

五、农民收入情况

  2005年概略统计,全村人均收入为4200元,煤矿职工人均一万元;砖厂人均8500集体业职工高于村委会公务人员收入水平。民营经营者大大高于民营职工,个体经营者收入水平呈上升状态,个体开业面呈扩大势态,二百多外出务工人员落脚京津省城等地。村民储蓄意识偏重,消费意识偏低。利息、租金、收入与养老等福利收入与日俱增,村里每人年供低价煤一吨,煤矿组织的旅游及总之组织党员外出学习参观等集体性消费,也属村民实际收益。人均4200元仅为能够统计的生产分配性概略数字。2006年开始,力争农民收入以6%以上速度增长。

  六、住宅情况

  河底村人口结构为纯农户、农非混杂户、市民户各占三分之一。今年来,大中专学生迅速增多,纯农户锐减。住宅情况是:砖土窑洞式、钢筋混凝土圈架式、楼房三通式各占三分之一。其中,砖土式多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前修建或祖遗,圈梁式为八十年代建造,楼房三通式为拆迁补偿自购商品房或商户自建,自建小楼多为住宅与经营功能合一,集中于主要街路两侧,砖土结构部分闲置或向外留户,外迁户出租转让。人均住宅面积在四十五平米左右。

  七、住宅负担情况

  河底地区红砖、水泥、钢材等主流建材多为本村本地产品,河沙、石头均可就地取材,八十年代建造的住宅质量不低,造价却不高,1980年民宅修造达最高峰,一年新建达二百户,每户占地为二百平米。

  近年来玉馨小区动迁多为砖土结构住户,拆迁补偿为一平米换一平米,拆迁户实际得益倍增,其余均为自筹资金,村里砖厂、水泥厂曾给于实物转账往来等扶持。现竣工的三通式楼房那个村民购买以每平米补贴五十元,售房情况日渐看好。

  八、基础设施建设情况

  河底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通公路、通汽车。1962年开始通电,与此同时,粗采掘、粗加工的工副业同步初见规模。由于河底地处太行山腹地,属干旱缺水地区,水利一直是我村基础建设的重点。经过长期艰苦奋斗,我们从小打小闹到成龙配套,满足生产生活需求,并走前列。七十年代建万吨露天水库,八十年代末打深井一眼,九十年代至今在全村有效方位建成纯净水、达标水、净化处理厂。挖铺三万米输水管道,自来水覆盖75%农户。以河底路、银河街、中兴街、南环路为主干道,道路建设上档次、上质量、属一流水平。水、路两项投资累计一千二百万元。文教卫生投资累计达五百万元。设施质量规模属一流水平。近年来,主要机关、卫生院、楼房住宅实现集体供暖,挖铺管道达三千米,累计投资150多万元。电视接受系统更换三代,有线信号进入家家户户。广播接受信息良好,固定电话全村普及,手机及小灵通通信占有率60%,宽带上网户近二百户,村里有电话、传真设备财务报表。文件处理全部实现计算机操作。

  基础设施实际是国家、省、市、区、镇、村六级投资,全村受益,并与时俱进,提升品味,日趋完善。

  主要工业企业设施符合国家通风、环保。安全等项行业指标和产业要求。

  九、基础设施维修费用

  由于河底村是郊区最大的行政村之一,是河底镇政府所在地,外驻机关机构单位多达二十多家,基础设施点多、面广、成系统,使用率很高。每年用于更新、修缮、维护、替代、折旧的费用概计六十万元以上。

  十、以工补农情况

  以工补农,以工助农十河底村贯彻性的做法。大型的规模性的农田水利工程及设施全为村委投资。村委还相继出台个体农田建设、水窑、水洞、退耕还林的补助优惠标准政策。退耕苗木等项全面措施均由村委会出资。为鼓励奶牛养殖,村委对首批引产户实行每头牛资助三千元的激励措施。牛舍、场房、管理、线路全为村委投资,个体养殖需建筑材料优惠打折,其折扣优惠部分由村委支付。

  在农田水利、养殖场舍等基础设施已形成系列。发挥功能。实现效益的前提下,以工补农的重点应转向农业产业化。农牧产品轻工业加工上。



文章来源:
 
 
 
 
关于我们  |  服务介绍  |  法律条款  |  广告服务  |  专家顾问  |  在线反馈   |   友情链接  |  
服务热线:0351-6586860 18967096708 服务邮箱:tyliuty123@163.com 在线QQ: 50059021 
山西县域经济网 版权所有 © 2006 sxcounty.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06003632号